地质人在“疫”线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抗“疫”纪实
来源: 作者:党群办 李雯 发布时间:2022-04-22

3月13日,泉州突发新冠疫情,闽东南队党委迅速组织开展排查行动,并建立队防疫专班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各项防控及疫情统计工作,实行领导带班,新旧基地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配合华大街道参与疫情防控秩序维护工作及流调工作,并配合地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发展,管控不断升级,封控区、管控区范围逐渐扩大,队党委号召全体党员下沉所在社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期间地质社区作为闽东南队的挂钩对点社区,被评为丰泽区第二批“无疫社区”。

时隔一个多月,泉州终于迎来了疫散花开的一天。在这场战疫中,全体党员干部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亮身份,显担当,参与志愿服务共计385人,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地质人的担当作为。

 从“野外项目组”到“抗疫一线”的地质人

王仕彬,闽东南队地质环境调查所所长,中共党员。3月13日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参与到防控志愿者的队伍中,14日协助录检测信息,19日在封控区运送生活物资,20日早上五点半开始录入检测信息……“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危险地带’,确诊人员面对面,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实的感受到危险。” 事实上,接下来,上门发放核酸抗原试剂、引导入户核酸检测等等,这一切,对像他这样爬高山、穿密林、涉江河的地质人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上,渐渐变成了“家常便饭”。战场变了,精神不变;内容变了,担当不变;事业变了,热爱不变,方式变了,信念不变。这就是属于闽东南地质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志愿红”。

 温暖人心的“大白”哥

作为第一批下沉一线的志愿者,年过50的朱明新始终奋战在战“疫”一线,从新队部值班到参与华大街道流调电话工作再到小区志愿者,从晨曦初露到夜暮星光,他始终忙碌着。每当小区开展新一轮的核酸检测,他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早上4点半,他就穿好防护装备等在了核酸检测点,一直到中午12点。“7个小时的工作下来,腿也酸了,腰和后背也有点僵硬了,但是我心里还是觉得热呼呼的,因为今天我为泉州的防疫事业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说。他不仅是个志愿者,还是个暖心的“大白”。在繁忙的抗“疫”工作之余,他不时惦记着隔离在老队部没有做饭条件的单身职工们,担心他们天天吃方便面不健康,常常自己做一些饺子、烧麦、包子等食物送去,为年轻同事们改善伙食。

青春在“疫”线熠熠生辉

张辉,闽东南队下属地质调查所职工,作为一名90后的入党积极分子的他自加入战“疫”以来,一直坚守“疫”线,从没有一天缺席。因所在的小区是封控区,外部保洁人员无法进入,内部物业人员紧缺。得知小区需要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戴上橡胶手套,穿起防护服等“战袍”,马上投入工作中。入户信息登记、分发抗原检测试剂、为业主清运垃圾、派发生活物资、楼层消杀……刚完成一项任务可以休息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马上投入下一个任务中。无论早上、晚上、凌晨,只要看到志愿者群里有任务,他就主动请缨,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青春律动的身影。

 并肩逆行,最美“夫妻档”

在洛江区嘉琳广场小区,队属工勘院的刘乙锋和队离退科的陈春兰夫妇,第一时间走出家门,双双投入小区志愿服务中。每当小区志愿者群中发布任务时,夫妻俩总是第一时间报名,核酸检测、入户排查、分发试剂、运送物资的现场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我是一名志愿服务的老兵,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我责无旁贷,必将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地质工作者,刘乙锋同志坚定地说。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群体中,不乏像刘乙锋、陈春兰夫妇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夫妻档,他们相互鼓励,并肩作战,用大爱诠释着另外一种浪漫。

 疫情中坚守岗位的“灯塔”

詹文贤同志作为队防控办主任,积极配合协调全队疫情防控工作,从3月13日至今每日坚守岗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安排值班及疫情防控统计工作,每日积极在各个微信群通报最新的防疫政策及疫情情况,让大家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相关情况,恪尽职守;为保障单位生产基本运行,詹文贤同志坚守办公室,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并且积极主动配合门岗、老基地物业做好防疫工作,陪同值班领导慰问志愿者,为防疫工作增添温暖的底色,像守护“灯塔”一般,保障单位工作在疫情中能明晰防疫方向,维持正常运转。

这些,只是闽东南地质人在“疫”线工作真实写照的一个缩影,除了他们,还有更多默默无闻,坚守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大家众志成城,默默奉献,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接下来,闽东南队将继续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铆足干劲抢回因疫情被耽误的“春光”,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济发展“双胜利”。

责任编辑:周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