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强降雨持续侵袭福建,台风“韦伯”又裹挟狂风暴雨登陆,沿海地区地质灾害风险骤增。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党委迅速吹响集结号,以党员技术骨干等精锐力量为核心的“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在狂风暴雨中筑起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闻“汛”而动,党员先锋挺进一线
险情就是命令!“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视灾情为战场。自今年汛期开始,队员们放弃休息,24小时待命,共派出41个应急小组89人次,深入泉州丰泽区、南安市、晋江市、漳州平和县、诏安县、长泰区、高新区和台商投资区等43个重点区域,凭借过硬技术,现场评估风险,精准研判。他们攀陡坡、涉泥泞,对在册地灾点、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崩塌滑坡等进行“地毯式”排查,累计排查各类隐患点及高陡边坡298处。
7月22日,雨势最猛,突击队全员出动,多点作战,排查隐患点高达30余处。在诏安县,党员骨干发现一处屋后高陡边坡险情加剧,立即指导实施应急处置;在漳州高新区,党员专家随县自然资源局领导排查隐患时,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制定防治措施,为抢险赢得时间。在南安诗山镇,应急组成员张辉排查发现多处屋后滑坡、屋前崩塌严重威胁群众,当机立断,协同当地政府安全转移3名受威胁住户,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庄严承诺落在实处。
红色引擎,锻造攻坚“硬核”力量
2024年10月,队党委在“党员地灾应急先锋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队属各党支部迅速行动,组建以党员技术骨干为“尖刀”的应急小组,党员领导干部始终靠前指挥,与队员们同甘共苦。排查现场,党小组即临时指挥部,党员为群众主心骨,确保指令畅通、行动高效。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突击队员们的行动准则。地质调查所党支部书记、地灾应急专家连水星同志,带领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连续多日辗转晋江市多个乡镇街道,排查隐患点;闽南地质分队卢亮、林文峰、黄端容等技术骨干,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平和县、长泰区等地连日作战,马不停蹄,常常一天转战多个地灾风险点。老党员带新党员,技术骨干带年轻队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性、提升本领,凝聚起强大攻坚合力,锻造出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地质防灾铁军。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筑牢群测群防的“第一道防线”。在紧张排查的间隙,队员们化身科普宣传员,将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在田间地头、村居院落。队应急专家定期为基层干部群众讲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知识培训课程。突击队将每一次联合排查都视为一次现场教学,抓住一切机会,对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的技术人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进行“手把手”的现场培训。“专家现场教一遍,胜过我们摸索十遍!”基层防灾力量的“实战”能力有效提升。
突击队还依托大队微信公众号、宣传册等载体,结合排查案例,制作通俗易懂的地质灾害科普图文和短视频,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努力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的理念深入人心。
风雨渐歇,“韦伯”远遁。然而,“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队员们的脚步并未停歇,这支“红色地质尖兵”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扎根服务地方第一线,挺立于人民所需最前沿,用脚步丈量风险,用初心守护家园,为筑牢闽东南地区地灾防线、保障海丝热土万家安宁,积极贡献“地质先锋”力量!